妈祖文化
>善坛妈祖
>世界妈祖
>妈祖情缘
>妈祖故事
>民俗文化
>和雅梵音
>诗词楹联
>佛门礼仪
>文化研究
民俗文化
春联已有千年历史
添加时间:2011-03-20 00:23:12  点击:3471

    “物华天宝日,人杰地灵时”、“花香飘四季,鸟语鸣三春”、“新春富贵年年好,佳岁平安步步高”……大年三十,这天白天,人们会把精心挑选的春联贴在门两旁,并配以“福”字。民俗专家说,春联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,至今不衰。

    民俗专家、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仲介绍,春联,也叫“门对”、“春贴”、“对联”、“对子”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中国经久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,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环。

    春联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。早从周代开始,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。后来桃符又渐渐简化,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,再写上“神荼”、“郁垒”的名字代替。到唐朝以后,又在这红纸上写些吉祥话,再修饰对仗,慢慢就形成了今天的春联。到了五代十国时期,蜀后主孟昶写的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。宋代以后,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,王安石诗中“千门万户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之句,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,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“桃符”。

    张仲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春联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,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。根据使用的场所,又分为框对、横披、春条、斗斤等几种。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,就是我们常见的春联;“横披”贴于门楣的横木上,就是现在春联的横批;“春条”是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的地方的单幅文字,如在过年时在庭院里贴上“抬头见喜”、“对我发财”之类的文字;“斗斤”,为正方菱形,多贴在家具、单扇门或影壁上,春节时大家喜欢倒贴的“福”字,就属于这种“斗斤”。

来源:泉州晚报海外版

[返回]
您是第 530656 位有缘人
版权所有:安溪善坛妈祖文化研究会  www.axstmz.com  Email:13515049858@163.com
地址: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善坛畲族村蝙蝠山  邮编:362441  闽ICP备11001350号  QQ:1595510085
电话:0595-23335925  传真:0595-23335925
若有缘:供佛、慈善乐捐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
户名:安溪善坛妈祖文化研究会  账号:4221 5836 6568  开户行:中国银行安溪官桥支行  技术支持:好景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