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祖文化
>善坛妈祖
>世界妈祖
>妈祖情缘
>妈祖故事
>民俗文化
>和雅梵音
>诗词楹联
>佛门礼仪
>文化研究
妈祖文化
妈祖文化信仰的缘起和传播
添加时间:2011-03-20 01:06:44  点击:3381
   天津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城市,妈祖文化是该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,亦是该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,至今民间仍流传着“先有天后宫,后有天津卫”的谚语。

   妈祖素以“海上保护神”著称于世,历史上妈祖文化往往是从那些与水为伴的地方广泛传播开来。天津妈祖文化的缘起和传播,就与古代漕运密切相关。

   所谓“漕运”,是指古代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,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。自北宋来的金朝起,元、明、清历朝均建都北京,而作为京城水上门户的天津,便成其漕运的转运中心。

   据史载,北宋宣和三年(公元1121年),占据中国北方的金朝消灭辽国后,就将都城迁至燕京(今北京),称为“中都”。南宋开禧元年(公元1205年),金朝统治者修通南运河,从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等地河运到京城的大部分粮食均经天津转运。而位于海河与卫河交汇处的三岔口一带,便是河运漕粮的起点和转运点。南宋嘉定九年(公元1213年),金朝在三岔河口西南建立“直沽寨”,专门在此屯兵监护漕粮河运。

   元朝至元十九年(公元1282年),江苏太仓刘家港海运漕粮至直沽成功开通,从此河漕海漕并举,直沽“舟车攸会,聚落始繁”,日益繁荣。当时,漕运的舟师水手多为视妈祖为“海上保护神”的闽浙一带人,妈祖信仰很快随之在直沽传播开来,官府和朝廷深受其影响。

   不久,元朝统治者下旨在三岔河口东岸兴建第一座妈祖庙,专门用于朝廷和官府祭祀妈祖,祈佑漕运平安兴旺。元泰定三年(公元1326年),朝廷又在三岔河口西岸建起一座妈祖庙——天妃灵慈宫,妈祖信仰更加普及,妈祖文化影响进一步扩大。

   明朝永乐元年(公元1403年),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。永乐九年至十三年(公元1411—1415年),南运河济州至临清河段进一步疏通,河漕发达,代替海漕,每年运粮官军达10多万人,漕粮达300万石,天妃宫香火愈加兴旺。

   到了清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百余年间,由于朝廷开放海禁,天妃宫香客增添不少南来北往的船工、商贾、官绅,名声远扬。

   清道光六年(公元1806年)因河道长期失修,淤塞渐重,河漕改行海漕。清同治十一年(公元1872年),直隶总督李鸿章建立轮船招商局,漕粮改为轮船运输,到三岔口进内河时再用木船转运。天津这种发达的漕运一直保持到清末,据史载,仅清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5年),三岔河口过往船数就达48286艘,天妃宫香火长传不衰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 湄洲日报

[返回]
您是第 530656 位有缘人
版权所有:安溪善坛妈祖文化研究会  www.axstmz.com  Email:13515049858@163.com
地址: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善坛畲族村蝙蝠山  邮编:362441  闽ICP备11001350号  QQ:1595510085
电话:0595-23335925  传真:0595-23335925
若有缘:供佛、慈善乐捐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
户名:安溪善坛妈祖文化研究会  账号:4221 5836 6568  开户行:中国银行安溪官桥支行  技术支持:好景科技